中国首富光伏造(光伏专造首富)

admin 2025-09-08 阅读:4 评论:0
众所周知,上一波反弹笔者错过了科创50,也错过了光伏,虽然嘴上说不后悔,但是后视镜视角来看,还是想拍断几条大腿,毕竟,眼见它起高楼宴宾客,咱们却连口汤都没喝到,搁谁谁不难受。 话说回来,相比于当下火热的半导体和其他新能源,笔者更看好光伏,...

众所周知,上一波反弹笔者错过了科创50,也错过了光伏,虽然嘴上说不后悔,但是后视镜视角来看,还是想拍断几条大腿,毕竟,眼见它起高楼宴宾客,咱们却连口汤都没喝到,搁谁谁不难受。

话说回来,相比于当下火热的半导体和其他新能源,笔者更看好光伏,加上本身就在做可再生能源和碳中和的研究工作,这点判断还是可以有的。

所以,笔者决定花一段时间,咱们来一起从历史到技术再到市场,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个未来十几年注定活跃的产业,光伏,也不止是光伏,我想做的是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是怎么看待和分析一个行业,不一定准确,但求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同的思考方式。

今天从光伏发展史讲起。

1958年,我们研制出了第一块单晶硅。

1967年,中科院半导体所开始研究光伏电池,为了给卫星在太空充电。

可是,这时太阳能发电连发达国家都还没玩明白,咱们在多次尝试后终于生产出耐辐射的N+/P太阳能电池,并实现量产。

但是为了稳妥,“东方红一号”最终没有搭载太阳能,而是用了化学电池,在太空工作了28天,而后来搭载光伏发电的卫星“实践一号”在外面飞了8年。

七八十年代,太阳能电池也开始慢慢进入民用,宁波和开封先后成立太阳能电池厂,甘肃榆中地区建设了10KW的民用光伏电站,现在还有7KW的功率。

但是因为成本高昂,光伏始终没有大规模的应用。

直到1996年,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召开,会后发表了《国际太阳能公约》,《世界太阳能10年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

1997年,《京都协议》,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了全球共识。

为解决偏远地区用电问题,顺带探索化石燃料替代之路和响应太阳能公约,咱们在1997年5月开始了中国光明工程。

1998年,第一套3MW多晶硅电池应用示范项目开始规划,天威英力新能源公司争取到了批复,第一个踏入了光伏领域。

2000年,师从2002年诺奖得主的施正荣看到了光伏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带着14项太阳能专利和研发、管理经验回国,带着自己的小挎包和笔记本电脑在长三角溜达,告诉别人,给我800万美元,我给你做一个世界第一大企业。

上海拒绝了,杭州也拒绝了,无锡同意了,组织6家企业出资600万美元,施正荣自己出40万,加上专利(160万)共占25%股份,于2001年成立了无锡尚德。

次年,尚德第一条10兆瓦的生产线正式投产,产能是全国太阳能过去四年的总和。

虽然天威和尚德都已经起步,但此时国内并没有很大的市场,天威跟着搞了几年送点到乡和光明工程,却没有激起什么浪花。

故事来到2004年。

此时,尚德砸锅卖铁上线的第二条15兆瓦生产线刚完成,天威还亏着呢,

结果,机会来了,光伏在欧洲爆发了。

京都协定以后,德国在2000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然后2004年重新修订,里面包括政府给予太阳能的为期20年的补贴,每千瓦补助0.45-0.62欧元,后续西班牙等国家跟进,海外光伏市场大幅增长。

这一年,尚德的组件出口额直接翻了10倍,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天威也在赞助西甲后在欧洲站稳脚跟。

在那个中国企业都争做世界500强的年代,施正荣带领尚德在2005年登陆纽交所,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施正荣第二年也凭股价成为中国首富。

2007年,天威英利也在纽交所上市,董事长苗连生特地没打领带参加了敲钟。

也是在这一年 ,彭小峰的赛维LDK也在美国上市,凭借两年完成的100MW硅片产能成为亚洲最大生产商,也创下了中国企业在美IPO的最大规模纪录,他也代替施正荣也成为了新的首富。

没错,光伏可不是2020年才开始风光,早在2007年前后,咱们的光伏企业家就已经在全世界亮相,并且已经坐上了世界前十甚至前五的交椅。

后来发生了什么?

咱们下回再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