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经济的晴雨表,投资者的信心基石,正如潮有涨落,市场亦有起伏,在投资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季度,如同暴风骤雨般,让全球主要股指大幅下挫,投资者账户大幅缩水,市场弥漫着悲观情绪,回顾这些“最差季度”,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的伤痛,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教训,洞察市场的风险与机遇,本文将对近年来全球股市经历的一些显著糟糕季度进行汇总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与启示。
何为“最差季度”?—— 定义与标准
我们衡量一个季度是否为“最差季度”,主要参考以下标准:
- 主要股指跌幅:如美国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以及中国上证指数、深证成指、香港恒生指数等主要市场基准指数的季度累计跌幅。
- 市场广度:下跌股票数量占比,以及不同板块、不同市值股票的普遍受挫程度。
- 波动性:如VIX恐慌指数等衡量市场波动性的指标是否飙升。
- 持续时间与影响:下跌的持续性以及对后续市场走势的长期影响。
基于这些标准,近年来全球股市经历了几次令人印象深刻的“至暗时刻”。
近年来全球股市“最差季度”汇总
-
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引发的历史性暴跌
- 表现:这是许多投资者记忆犹新的一次“股灾”,2020年1月至3月,新冠疫情从局部爆发演变为全球大流行,引发了对全球经济停摆的极致恐慌,美国标普500指数季度下跌约19.6%,道指下跌23.3%,纳斯达克指数虽相对抗跌,但也下跌了约10.1%,欧洲、亚太股市普遍遭遇重挫,A股市场在春节后也一度大幅调整,上证指数季度跌幅约9.8%。
- 原因:疫情对供应链、消费、企业盈利的冲击超出预期,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封锁措施,投资者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股市恐慌性抛售。
- 后续:各国央行和政府迅速推出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措施,市场在第二季度迎来强劲反弹。
-
2022年第二季度:通胀高企与激进加息下的全球性调整
- 表现:2022年4月至6月,为应对数十年未有的高通胀,美联储等全球主要央行开启激进加息周期,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投资者风险资产偏好下降,美国标普500指数季度下跌约16.1%,纳指下跌约22.0%,欧洲斯托克50指数季度下跌约12.5%,A股市场表现相对独立,但上证指数季度仍下跌约4.5%,创业板指下跌约16.9%。
- 原因:俄乌冲突加剧能源和粮食危机,全球供应链瓶颈持续,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央行被迫快速收紧货币政策,导致无风险利率上升,估值承压,同时经济增长前景黯淡。
- 后续:市场在经历了2022年下半年的持续调整后,于2023年初在通胀见顶回落预期下有所企稳。
-
2022年第四季度:经济衰退忧虑与“中概股危机”等多重压力
- 表现:2022年10月至12月,尽管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放缓有所预期,但经济衰退的忧虑挥之不去,叠加美联储持续缩表、地缘政治风险犹存,以及中概股因审计等问题持续面临信任危机和大量资金流出,全球股市普遍承压,美国标普500指数季度下跌约5.9%,纳指下跌约8.7%,香港恒生指数季度暴跌约15.5%,成为当年表现最差的主要市场之一。
- 原因:通胀虽有回落迹象但仍处高位,央行政策转向的时点和力度仍不明朗;中国经济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复苏进程一波三折,中概股估值遭到重估。
- 后续:2023年初,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市场风险情绪有所修复。
-
2018年第四季度:美联储加息与贸易摩擦引发的回调
- 表现:2018年10月至12月,美联储持续加息,叠加当时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阴影,美国标普500指数季度下跌约13.5%,道指下跌约8.7%,A股市场受内外因素交织影响,上证指数季度下跌约7.75%。
- 原因: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贸易摩擦对全球贸易和产业链造成冲击,企业盈利预期下调。
- 后续:2019年初,市场对贸易摩擦缓和的预期以及美联储暂停加息的信号,推动市场触底反弹。
“最差季度”背后的共同启示
回顾这些股市最差季度,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深刻的启示:
- 黑天鹅事件冲击巨大:如新冠疫情这类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市场剧烈波动,凸显了分散投资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货币政策是核心变量: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对全球股市流动性及估值有着决定性影响,加息周期往往对股市构成压力。
- 经济基本面是根本:无论是通胀、衰退还是贸易摩擦,最终都会通过企业盈利、经济增长等基本面因素传导至股市。
- 恐慌情绪放大波动: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投资者恐慌情绪往往会导致非理性抛售,加剧市场波动,甚至造成错杀。
- 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即使是最糟糕的季度,也往往孕育着未来的机会,市场过度悲观后,估值修复或政策转向都可能带来反弹。
- 资产配置与长期视角: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单一市场、单一资产的风险敞口过大时,极易在最差季度中遭受重创,合理的资产配置和长期投资视角,有助于穿越周期波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股市最差季度的汇总,并非为了渲染悲观情绪,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的复杂性与风险性,在投资道路上,敬畏市场、理解风险、持续学习、保持理性,方能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每一次大跌都是一次压力测试,也是一次重新审视投资组合和策略的契机,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场的轮回中,更好地把握机遇,规避风险,最终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