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2023年年报及经营评析

admin 2025-09-08 阅读:4 评论:0
中信银行是我国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一,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行在国内153个大中城市设有1451家营业网点。在境内外下设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

中信银行是我国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一,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行在国内153个大中城市设有1451家营业网点。在境内外下设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阿尔金银行(哈萨克斯坦)浙江临安中信村镇行股份有限公司7家附属机构。其中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中信银行(香港)在香港、澳门、纽约、洛杉矶、新加坡和中国内地设有31家营业网点和2家商务理财中心。

近期中信银行公布了2023年年报,本文对其年报和业务进行解析。

一、整体情况

2023年中信银行主要规模类指标中,总资产和净利润均保持增长。其中年末总资产达到9.05万亿元,同比增长5.91%,但增速较2022年放缓0.36个百分点。全年净利润达到680.62亿元,同比增长8.12%,在近十年的增速中属于较快的增长速度。

不过2023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出现同比下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58.96亿元,同比下降2.60%,为近十年来营业收入首次负增长

中信银行主要规模类指标与平安银行基本相似(详见:平安银行2023年年报和经营情况评析)。

二、收入分析

从收入结构看,2023年中信银行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出现下降。

中信银行2021-2023年收入结构表1:

利息净收入方面,中信银行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均有所增长,但利息支出增长幅度大于收入,导致利息净收入出现下降。

中信银行利息收入增长是贷款增长所致。2023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8.05万亿元,其中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5.34万亿元,分别较2022年增加4080.74亿元和3622.52亿元。但2023年净息差为1.78%,净利差为1.75%,分别较2022年下降 0.19个百分点和0.17个百分点。可见是贷款等生息资产的增长被净息(利)差下降抵销了

中信银行2022-2023年生息资产变化如下表:

近十年中,中信银行净息差经历下降后虽于2018年后又有所上升,但2021年后又出现下降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净息差低于2%且2023年净息差为近十年来最低,仅为1.78%(比2017年的1.79%还低0.01个百分点)。与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情况比,中信银行2023年净息差仍高于全部商业银行整体1.69%的净息差,也略高于整体股份制银行1.76%的净息差(详见:我国商业银行2023年整体经营情况和资产质量解析)。

净息差的下降使中信银行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且于2023年出现了负增长。

进一步拆解中信银行收入明细如下:

中信银行利息收入主要来自贷款及垫款,2023年该部分利息收入占全部利息收入的76.61%,且贷款及垫款平均收益率为4.56%,高于其他生息资产收益率,但2023年较2022年也下降了0.25个百分点。金融投资利息收入占比在18%左右,且平均收益率也有所下降。

中信银行2022年和2023年利息收入构成如下表: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方面,收入下降但支出增长,导致净收入下降。

中信银行2022年和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构成如下表:

从明细看,中信银行2023年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较2022年下降了49.66亿元,下降幅度高达44.07%,导致其整体手续费及佣金下降。根据年报反馈,主要是理财业务手续费下降所致。

从业务板块看,2023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公司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较2022年分别下降了28.79亿元和43.47亿元。2023年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增加了17.60亿元。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收入结构表2:

公司业务(包括公司银行和金融市场)是中信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2023年占比达到57.0%,零售银行业务占比为41.97%

三、资产负债结构

2023年末,中信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9万亿元,其中占比前两位的分别是发放贷款及垫款以入金融投资。2023年末两者分别占总资产的59.47%和28.64%。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末主要资产和负债构成表如下:

贷款方面,中信银行以企业贷款为主,2023年末企业贷款及垫款占全部贷款的53.57%(仅统计了以摊余成本计量部分)。

注:上表发放贷款及垫款为以摊余成本计量金额

公司贷款方面,中信银行又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房地产业四大行业。2023年末该四大行业贷款余额占全部公司贷款余额的64%。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末公司贷款构成表如下:

个人贷款方面,住房抵押贷款占比最高,2023年末达到43.93%;其次是信用卡,占22.82%。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末个人贷款构成表如下:

区域分布方面,中信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两个地区贷款占比合计高达近54%。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末各类贷款区域构成表如下:

中信银行金融投资方面主要以债券投资为主,其次是投资基金。2023年末其债券投资余额为1.85万亿元,占金融投资的71.30%。

而债券投资方面,中信银行又主要投资于政府债券,2023年末政府债券余额为1.46万亿元,占全部债券投资的78.80%;其次金融类债券(即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债券),2023年末余额为2226.56亿元,占全部债券投资余额的12.00%。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末金融投资构成如下表: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末债券投资构成如下表:

吸收存款方面,中信银行以公司存款为主。2023年末中信银行公司存款余额3.93万亿元,占全部吸收存款余额的71.9%,而个人存款余额仅占26.8%。

定活期方面,中信银行公司存款以活期为主,而个人存款以定期为主,整体吸收的存款中以定期存款占比略占优势(2023年末占52.4%)。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末存款构成表如下:

四、资产质量

自2018年以来,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23年末不良贷款率仅为1.18%,较2022年末进一步下降0.09个百分点,远低于2023年末我国全部商业银行1.59%的整体不良率,也低于2023年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1.26%的整体不良率(详见:我国商业银行2023年整体经营情况和资产质量解析)。

拨备覆盖率方面则于2018年以来持续上升。2023年末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7.59%,较2022年末上升6.4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分方面,2023年末公司业务不良贷款余额为370.29亿元,不良率为1.37%。公司业务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高于个人贷款。2023年末公司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下降,而个人贷款不良贷款余额则出现上升。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末各贷种不良贷款情况如下表:

公司类贷款不良构成情况方面,2023年末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三个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占其全部公司类不良贷款余额的58.1%。不良率方面,信息传输业不良率最高,达到3.90%;其次是建筑业,不良率为2.86%;房地产业不良率为2.59%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末各公司贷种不良贷款情况如下表:

个人贷款不良构成情况方面,2023年末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为131.98亿元,占全部个人业务不良贷款余额的47.7%,信用卡不良率为2.53%,高于整体个人业务1.21%的不良率。2023年末中信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0.50%,低于个人业务不良率,也低于整体不良率。

不良贷款区域分布方面,环渤海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占比最高,2023年末达到了38.88%,且该地区2023年末不良率也高达1.65%,在各地区中不良率也属相对较高。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末各地区不良贷款情况如下表:

五、业务分布

整体来看,中信银行业务以公司业务为主。

营业收入中,公司银行业务收入占比44.47%,如加上金融市场业务占比更是高达57.09%。

中信银行2022-2023年收入结构表2:

利润总方面,2023年公司银行业务利润总额占比高达55.9%,如加上金融业务部分,更是高达79%。

中信银行2021-2023年利润总额结构表如下:

此外,如前文所述,中信银行存款也以公司存款为主。

中信银行收入、利润和存款均主要来自公司业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