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在某一瞬间幡然醒悟的?

admin 2025-09-08 阅读:5 评论:0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翻看一款APP-手机百度,里面有各类短视频、新奇文章和新闻资讯。 在工作的间隙、吃饭的时候、地铁上、睡前躺在床上,我都喜欢不断地刷刷刷,就像打游戏的人不会感到疲惫一样,我也被各种新奇、搞笑的资讯和视频吸引着,浑然...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翻看一款APP-手机百度,里面有各类短视频、新奇文章和新闻资讯。

在工作的间隙、吃饭的时候、地铁上、睡前躺在床上,我都喜欢不断地刷刷刷,就像打游戏的人不会感到疲惫一样,我也被各种新奇、搞笑的资讯和视频吸引着,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

直到有一天,我习惯性地去清理浏览历史,猛然发现,那几天,我浏览的信息条数为999+!

如果再加上在其他APP和电脑上消耗的时间,数据会更惊人!

在看到999+的那一瞬间,我就像被人扇了一巴掌,猛然清醒过来:原来我将那么多的宝贵时间和注意力,都浪费在无效的信息上,而这些时间和注意力,我本来应该用来学习更有价值的内容!

随后,心头涌上浓厚的绝望情绪:原来,我是那么不自律的一个人!我是那么不珍惜时间的一个人!我是那么随意浪费注意力的一个人!

之后的几天,我一直被懊恼懊悔的情绪所包围,眼前一直不断地跳动着“999+”,它就像一个小丑,在向我挤眉弄眼,无尽嘲讽。

怎么办?卸载!狠狠心,把短视频软件和新闻资讯APP都删掉,仿佛删掉它们,我就立马变成一个做事高效率、高度自律、勤奋努力的人。

可是,没有用的,删掉的那几天,在无聊的时候还是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还是习惯性地想找一些消遣类的内容看。

我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些APP上,就像打开锁的钥匙,一定不会明晃晃地插在锁孔里,钥匙,一定在别的地方。

我开始认真购买个人成长类书籍、仔细筛选要学习的课程、谨慎寻找工作一段时间后奖励给自己看的电影。

我开始认真研究高手是如何管理时间和注意力的,并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步步实践。人走过的路,不一定最短,但一定是通的。

1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我们做事情喜欢做到6分、8分,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做到10分,而是我们想着做个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多花那么多时间做那么完美,或者后边再慢慢修正调整呗。

可是,你自己也知道,长期这样,对我们的能力提升是个极大的阻碍。

而且,对于别人(对,就是你的领导老板)评价我们的工作能力,也有极为负面的影响。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不但是更为积极的态度,也会帮我们省去更多后边调整、修正、更改,甚至推倒重来的时间。

2

利用工具、顺着人性

之前我反复提到过的:番茄工作法、先做重要的事情、把目标分解等,本质上都是利用工具来减少人性中对学习、对努力、对勤奋的对抗。

这些工具并不都是管理时间的工具,但可以让我们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更高。

《荀子·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们达不到君子的程度,但我们要想从普通人的圈子中跳出来,要善于借助外物。当然,这里的外界条件不仅仅指的是工具,还有他人的影响等因素。

3

时间本质上不可管理,需管理的是自己

不管我们多么努力的想要管理时间,时间本质上并不会听从任何人的管理,时间只是自顾自地流逝,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号令快进或迟缓一秒钟。

我们真正需要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管理自己的目的是让自己不断进步、不断进化。进步、进化,就需要我们扬弃身上不适应环境的部分,进化出更适合生存的部分。

在我们几十年的人生中,我们难以实现物理上的大幅自我进化,况且,根据进化论来说,如今的我们是最适合环境的。

因此,我们唯一能主动进化的器官,是我们的大脑。

去掉差的思维和思想,用更好的思维和思想来替代,这才是我们的自我救赎之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