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已经扇动翅膀,飓风是否即将来临?

admin 2025-09-08 阅读:5 评论:0
宏观不是不重要,是无法预测,只可应对。 一、见证历史:硅谷银行破产 硅谷银行是美国第16大银行,40多年来一直运行良好,主要服务于硅谷高科技企业。 3月8日,硅谷银行的股价是$268;3月9日,暴跌60%到100美元,盘后又腰斩;...

宏观不是不重要,是无法预测,只可应对。

一、见证历史:硅谷银行破产

硅谷银行是美国第16大银行,40多年来一直运行良好,主要服务于硅谷高科技企业。

3月8日,硅谷银行的股价是$268;3月9日,暴跌60%到100美元,盘后又腰斩;

3月10日,直接宣布破产,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

这真的是美国速度,我们又见证了一个史诗级事件的历史!

硅谷银行3天内破产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我们想从这个历史见证中弄明白的。

二、期限错配:黑天鹅放大风险敞口

硅谷银行飞速破产的主要原因是短债长投,资金管理的期限错配。

银行的主要业务,简单说,就是吸收存款,然后拿存款资金去发放贷款、投资理财产生收益,付完存款利息后就是银行的盈利所在。

储户存款一般都是随时有权提取的短期债务,而贷出去的钱或者是买了其他期限较长的债券类产品是比存款期限要长的债权,银行赚的是期限错配长短期不同的利差收益。

那银行不知道这期间有风险吗?当然知道。但银行就是基于流动性,短期进出差额,数据沉淀分析,概率分析等利用时间差赚钱。这里涉及利率、流动性、收益率3个主要指标。

本来硅谷银行拿着大量的大约0.25%的科技企业存款,买了平均收益大约1.63%的大量债券类资产,稳稳地赚着息差,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具备良好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健康企业。

但没想到遭遇美联储的暴力加息,利率影响债券价格,硅谷银行的债券类资产价格暴跌,造成大量浮亏;由于长时间的疫情,硅谷风投规模萎缩,大量企业要取现维持日常企业运转,而新吸收的存款随着美联储的加息,利息成本自然上升,硅谷银行被迫变现维持流动性,浮亏也就变成了实亏,很快就亏完了自有资本,也不得不体现在自家的利润表上……

我们的资金管理原则:资金策略需匹配投资策略,践行长钱长投。

深刻明白,股市投资不是赚快钱的地方,资金不合适,想一夜暴富的人,往往是最底层的韭菜。套句业内人士的调侃:把自己凌驾于市场之上,那是需要多大的自信和无知无畏啊!

三、指鹿为马:金融业的反身性理论

反身性,简而言之,就是相互决定性。索罗斯认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和量子力学原理一样,参与者的思维会影响金融市场本身,从而让股价的走势不再是独立的,它总是与参与思维发生反复的共振,这也就是反身性。

分身性的理论具体可以去看索罗斯的书《金融炼金术》,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说,金融的各种因素是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

比如硅谷银行,为了解决流动性,必须抛售持有的债券类资产,但是不等抛售,价格就可能大幅下跌。因为市场上其他投资人预期有抛售而提前抛售。了解经济历史的人知道,预期有指鹿为马的效应。

反身性的第二重表现在储户。

硅谷银行现金匮乏的信息传导出来,再傻再高尚的储户也知道应该尽快把自己的存款提出来。于是,瞬间挤兑,银行现金匮乏导致崩溃,股价更是断崖式下跌。

金融的反身性理论完美上演。在债权端和债务端都发生“挤兑”现象!资产被争相抛售,价格越来越低;存款被争相支取,现金越来越不够……

四、蝴蝶效应:飓风是否即将来临?

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蝴蝶效应是一种混沌现象,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银行一旦破产,仅仅是预期,银行服务的硅谷企业就会遭受损失了。

硅谷银行倒闭后,迅速在区域性银行业掀起一场挤兑风暴,另一家小银行Signature紧接着倒闭,目前受创最严重的当属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FRB),即使在华尔街巨头联手为FRB投入300亿存款后,市场依然恐慌,FRB股价暴跌继续重演,上周五收跌33%,一周累跌近72%。

“昨天下午有大量(超过20 架)私人飞机降落在奥马哈”,这些飞机“从区域银行的总部、滑雪胜地(瑞士)和华盛顿”起飞。私人飞机分多组抵达奥马哈,有时几乎在同一时间着陆。

硅谷银行已经扇动翅膀,飓风是否即将来临?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上演生死时速!

1.经过一波三折的讨价还价,深陷危机的瑞士信贷(瑞信)终于和国内另一银行巨头瑞银达成历史性的收购协议。

2.赶在本周一亚市开盘前,美联储宣布联合其他五家西方主要央行行动,要强化流动性供应,缓和银行业危机。

五、总结:无法预知宏观未来

作为一家口碑一直比较好的知名银行,掌舵的银行家照样没有提前预期到美联储的持续加息行为和力度,且没有对此做出足够的压力测试和预案。

回到本国,本周末除了意外降准外,还有2个数据更让人意外:1-2月,卖地收入同比下降29%,证券印花税同比下降61.7%。

谁又能想到呢?宏观太难了,智者如芒格,也只能说不知道,而且不认为有人知道,普通如我,又怎么会知道呢?

我们一贯的策略是把宏观定义为上帝的事,接受就好。放弃太难的事,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在动荡的世界里,坚持长期主义,坚持企业思维,坚持安全边际,坚持耐心理性,寻找好的长期投资。作为一家口碑一直比较好的知名银行,掌舵的银行家照样没有提前预期到美联储的持续加息行为和力度,且没有对此做出足够的压力测试和预案。

回到本国,本周末除了意外降准外,还有2个数据更让人意外:1-2月,卖地收入同比下降29%,证券印花税同比下降61.7%。

谁又能想到呢?宏观太难了,智者如芒格,也只能说不知道,而且不认为有人知道,普通如我,又怎么会知道呢?

我们一贯的策略是把宏观定义为上帝的事,接受就好。放弃太难的事,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在动荡的世界里,坚持长期主义,坚持企业思维,坚持安全边际,坚持耐心理性,寻找好的长期投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