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和文化输出

admin 2025-09-08 阅读:4 评论:0
今天游戏圈第一热点是暴雪宣布跟网易解约,公双方合作协议将于2023年1月23日到期,届时暴雪游戏将停止大部分游戏在中国大陆的服务。 今天港股网易受此消息影响大跌,但很显然,网易方面并没有想挽回的意思,给出的回复是暴雪对营收及利润贡献度占比...

今天游戏圈第一热点是暴雪宣布跟网易解约,公双方合作协议将于2023年1月23日到期,届时暴雪游戏将停止大部分游戏在中国大陆的服务。

今天港股网易受此消息影响大跌,但很显然,网易方面并没有想挽回的意思,给出的回复是暴雪对营收及利润贡献度占比仅为较低个位数,授权到期对网易的财务业绩将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次分手已成定局,网易方面没有一点想要挽回的意思,考虑到现在再新拿一个游戏版权号的难度,重新过审一遍意味着什么?且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游戏号会优先照顾谁?

这意味着网易放手,暴雪其实很难找到接盘侠的,旗下一堆游戏不思进取再躺在功劳簿上在中国吸金,怕是很难了。

了不起的比尔盖茨带着好基友巴菲特今年还买了许多暴雪的股票,股神怕是要栽了。

网上很多十几年的老玩家感慨自己的账号和青春怕是要喂了狗。

但是,情怀在商业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网易过去靠着代理PC端游戏能赚的盆满钵满,但现在时代变了,网易在手游端原创游戏更能赚钱,营收占比更大,随着老一代的游戏玩家淡去,代理暴雪变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维护日渐萎缩的用户,需要投入大量的服务器相关资源,作为一家企业,你不能为了一个小群体的情怀,干一件中长线不讨好的事。

当然,猪厂游戏的套路很深,暴雪这么大的IP肯定要拿来搞一波手游压榨,于是在万众期待下,手游暗黑不朽出炉了。

但暴雪的基因其实跟目前主流手游忽悠氪金搞KPI在线人数的搞法其实很难融合的,于是这款注定雷声大雨点小的游戏做着做着,就成了劝退的利器。

有意思的是,这把我们玩够了国产手游的老粉认为鸡肋得一比的魔兽手游,竟然被暴雪背后的资本鼓掌叫好,给出跟猪厂继续合作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猪厂按照暗黑不朽的模式研发暴雪其他IP手游全球发行,但网易只享有中国区市场营收分成。

这让人想起了瑞典小胖妞环保圣女的那句名言:你怎么敢?

谁给了你这种蜜汁自信提这种要求?这还是在国内新生代玩家,普遍不认暴雪这个积年老IP的新时代里。提出这种要求来,不等于说自己在手游上没有创新的能力,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那点老IP,谦逊点给点好的条件,我估计网易也不会拒绝,但现在这种情势下,喊这么高的条件,你当自己是老几啊!

或许大家没有注意到,在手游时代里,中国游戏早已经制霸了从前欧美的专属天下。

想想看,你在用习惯手机以后,有多久没有打过欧美系游戏了?

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数据显示,2022 年 10 月,全球手游玩家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付费 62 亿美元,同比下降 14%。美国依然是全球移动游戏收入最高的市场,贡献了 18.1 亿美元,占全球总收入的 29.4%。日本市场排名第 2,占 17.6%;中国 iOS 市场排名第 3,占 17.4%。

但有意思的是,全球吸金排名前三的,都是中国游戏厂商,第一名王者荣耀,第二名和平精英,第三名原神。

这份榜单里,最赚钱的都是原创IP,像王者这样现象级的游戏,已经霸榜超过7年。而新上位的原神,海外收入已经超过国内收入。

2022年,全球经济景气度持续下滑,但对于《原神》来说,似乎影响不大,营收还在持续提升中。

想想几年前,国产游戏界都还是代工天下,像当年的盛大,第九城都是靠着给老外打工,用引进的IP来赚国内玩家的钱。

到后来,我们开始玩自主游戏,当然了,玩国产游戏总不免要被人扣上一个不够格调的帽子,到现在,手游时代里,中国游戏已经开始反超了。

当我通过翻墙去体验了海外几大主流APP,比如脸书、推特、亚马逊之流的对用户的侮辱,再回来看国内APP们为了迎合用户而搞起的各种卷,真的是心生唏嘘。

马斯克买下了推特以后,喊着要抄袭变成另一个微信,但现在我看是朝着另一个微博的方向奔去了。

重要的不是马斯克引发的那些热搜,重要的是终于有人站出来,告诉全世界,其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美国在应用层面上已经落后了。

所以有墙到底是保护了谁?硅谷心里还没有点B数?

或者是传统力量和傲慢,让欧美始终有种我在第五层俯视你们的错觉,或者实际上我们已经上到了第九层。

暴雪为什么只能靠情怀走到现在?别逼逼说中国人的审美退化,都是打游戏,消磨时光,谁也不比谁高贵,靠的都是人类的劣根性来赚钱,所以为什么暴雪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新玩家来加入?

因为它真的不好玩了,只能靠惯性讲一个情怀的故事,留住老玩家们。

它是真的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铸辉煌的,正如非死不可当年,扎克伯格哭着喊着到处游说,又是下重金抄袭,就想干死Tik Tok,但它做不到啊,只好含泪孤注一掷改名叫了灭他,最后还是把自己灭掉了半条命。

即便是有情怀加持,大家也不得不承认,除了市值被炒得贼高以外,在移动互联网主导的游戏时代里,欧美已经开始没落了。

别嘲笑国产手游,问问那些玩游戏的人,为啥会沉迷?

据说现在中东爱氪金的土豪们都在国内厂商们无微不至的服务里,迷失了自我,心甘情愿的氪金到底。

能低着头赚钱,把钱赚到了,这不丢人。

但在欧美那边,总有种不可思议的自信,总以为靠着吃老本,就能站着把钱都赚了,你跟他合作,还得跪着上供。

玩游戏为的就是爽,打发时间,你还得给我说教一番,告诉我该怎么做人,这不是扯淡吗?

国内现在游戏大厂里,有实力的都是自研能力强的,到这个时候,有莉莉丝的成功在前,暴雪的情怀吃干抹净也没几年了,又不是生来下贱,谁愿意就跑去跟别人当接盘侠?除非你能给个卖身葬父的条件。

现在暴雪抱上了微软爸爸的大腿,心气高着呢,也不顾自己的条件哄抬物价。

14年的合作,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还是在自家日落西山的情况下,这把拔掉网线,等于是把怀旧游民们最后一点热情都耗干了。

从今以后,但凡是有点实力的游戏厂商,你看谁还会卖力去跟别人推IP做嫁衣?

有意思的是,今天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11月份的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计70款游戏获批。昨天,人民网发布《人民财评:深度挖掘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机不可失》,文章里,对电子游戏产业给了个很高的评价,指出电子游戏早已摆脱娱乐产品的单一属性,已成为对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

看看现在的情势,再想想过去几年对行业的整顿,让人顿觉冰火两重天。

未来相当长时间里,扶持发展国产游戏产业,支持他们走出去肯定会成为一个主流的政策导向。

所以为什么我们以前会觉得美国特别了不起?好莱坞的影视作品,互联网世界的各种声音,你玩的美国游戏,喝的可口可乐,自以为很国际化时尚的美国生活方式,一切都是人家的文化输出。

论文化的深度和广度,美国那点子肤浅的文化底蕴根本不够瞧的。

但这是个快餐时代,一切都是被包装的,商业化的,谁有空坐下来听你谈古今啊。你去咿咿呀呀的唱京剧,问问中国年轻人里有几个能沉得下心来听戏的,你去给人讲孔子,你就问问有多少中国人能背得出论语,说得清楚其中意思的?

这些年为啥论起文化输出,只有Tik Tok算一份呢?因为它完美了契合了商业速食时代里,肤浅的人不过脑子对娱乐的追求。

虽然Tik Tok只是个平台工具,但这种快速爽的消费内核恰恰是迅速输出文化的方向,如果问还有谁能跟Tik Tok媲美,恰恰是国产手游们。

靠着无限内卷,各种研究人性弱点,国产手游的种种套路即便是做得不靠谱,做成暗黑不朽那种档次的,一样还能让暴雪眼前一亮。

中国游戏出海最成功的《原神》你可以说它靠的是日漫二次元,但谁能否认这是一款中国游戏呢?欧美日借鉴中国拿了去用,招呼都不打一声的东西还少了去吗?

文化输出靠给人家钱,免费让人家来参与的,其实都不是输出,那叫展出,真正的输出就是我这里的东西,投放到你那里,还大把的赚钱,你还得服气。

就好像爱马仕的包,法国的奢侈品们,你可以瞧不起法兰西举白旗的速度,但也拦不住各路贵妇们追求爱马仕的心,这就是它的强势文化输出,有时候人家侮辱你了,一样还有大把舔狗去追,这就是强势文化输出。

最近中国网文在外网很火,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套路,各种设定,在老外那里,等于是开了个次元壁,他对情节认同的过程里,自然而然的就忍不住去了解藏着情节背后的中国元素,理解多了,也就慢慢有了文化认同,这个过程里,钱也没少赚。

我以为中国网络游戏在怎么忽悠玩家氪金,怎么诱导消费上,做到了全球最好,这么好的优势不向全球推广,白瞎了一身本事,你若说什么精神鸦片,你看外国人吸毒都是自由的,肉体都享用得够够的,还在乎精神上的?

强势的文化输出最好的载体,在于我们能输出让他们上瘾的东西,所以什么最上瘾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