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暴涨的原因是什么

admin 2025-09-08 阅读:4 评论:0
这个周末,美国公布了非农数据,5月新增就业超过40万人,劳动力参与率回升,失业率持平,如果维持当前速度,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有望2个月内修复至疫前水平,同时,5月劳动力参与率62.3%,好于前值62.2%,比疫前低1.1个百分点,失业率录得3....

这个周末,美国公布了非农数据,5月新增就业超过40万人,劳动力参与率回升,失业率持平,如果维持当前速度,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有望2个月内修复至疫前水平,同时,5月劳动力参与率62.3%,好于前值62.2%,比疫前低1.1个百分点,失业率录得3.6%,与疫前相差无己。

然而,好数据令美国股债双杀,因为市场早已消化六七月再次加息50个基点的担忧,但该数据直接击穿9月停止加息的预期,经济好,通胀持续,加息还得持续,于是悲剧发生了,周五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1.05%,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47%。

可能也别太在意美国股市大跌是否拖累中国股市,过去的一个多月以来,美国股市每次大跌,A股市场都是红盘的,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意外?

周五科创板暴涨4.89%,原因大概查明,当然跟科创板下跌过大有点关系,科创板指数从最高点整整下跌超过50%,这算是一个惨烈的大熊市,当然昨天暴涨的直接触发因素大概就是市场盛传的降低投资者门槛,从过去的50万开通可能到10万就可以开通科创板。

降低门槛可能对科创板的长期估值没太大的影响,但短期影响巨大。

之所以长期没啥影响,其实股票的估值还是由公司本身决定的,茅台放在上海,深圳,香港甚至美国上市,估值一定要值2万多亿几乎是一定的,垃圾股放在这几个市场肯定还是垃圾系列,当然放在香港市场,放在美股市场可能差更多。

但短线对科创板影响巨大,因为假设新开通户数在1亿多投资者账户中有10%的开通科创板,如果我们相信人是理性的话,每一户只拿出1万元投资科创板,就会新增1000多亿资金,这1000亿资金大概率可以炒得翻天地覆。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确实可以参与,最值得参与的大概还是超跌股,但可能最终结局还是只有少部分公司能够跑得出来,大部分公司还是会回到原点,但波动就是机会。

大湾区车展大概是一个分水岭,市场已经明显感受到合资车企的衰退以及BBA等巨头的落寞,特别是比亚迪等国内车企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人气爆棚,反应在5月车企出货表现,比亚迪同比暴增,环比还增加8%达到11.8万辆位居全市场第一,而合资的传统巨头同比下滑30-50%,实在是这一变化来得太过突然,新能车已经势不可挡,我原来的传统车企如果转型不成功将成批的倒下的判断将比预期更早的到来。

从股价已经可见一斑,比亚迪已经重回300元以上,从最高点只跌32元钱不到10%了,证券市场形成了所谓的比亚迪产业链。比亚迪再上台阶的可能性大增,能不能再上另一个更高的台阶,需要比亚迪半年报,年报能不能兑现出利润。

中国股市之所以在如此多密集的政策以及预期还有更多的政策支持下,走得并不流畅的核心原因还是中国经济,中国的房地产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危机,俄乌冲突已经不值得一提,美国人扶持的政权每一次都战斗力低下而失败的结局将再次得到验证,不管是在南韩,越南,阿富汗以及这次的乌克兰。

今天看到一个数据说中国断供的房屋数据是4000万套,法拍房是1000万套,这个数据太夸张,我觉得可能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每一套100万计算,将会是40万亿,40万亿如此庞大这不是开玩笑的,如果是真的,影响巨大,系统性的那个事情非常麻烦,稳增长压力骤然紧张,或许这才是中国股市这次股灾的背后原因,SH只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即使上面的数据不是真的,但瞎几把乱搞之下疫情导致大量企业倒下以及大厂裁员导致断供的严峻现实,我们不得不纳入我们投资的决策的依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