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是做什么的(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admin 2025-09-08 阅读:4 评论:0
温馨提示: 资深玩家   适合通读全文 小白玩家  可直接下拉到文末【第8点】进行阅读 昨晚的一则公告:“实控人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让桃李面包的股价在开盘半小时后牢牢封住跌停板上。 该股从...

温馨提示

资深玩家   适合通读全文

小白玩家  可直接下拉到文末【第8点】进行阅读

昨晚的一则公告:“实控人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让桃李面包的股价在开盘半小时后牢牢封住跌停板上。

该股从2020年创下27.75的历史新高后便开始跌跌不休,至今跌幅已经超过70%。本着底部便是研究时机的这一原则,小编今天就来深度研究一番看看是否具备投资价值。

桃李面包

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营面包、糕点、月饼三类烘焙食品,是一家致力于烘焙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综合性公司。

公司坚持高性价比战略,依托“中央工厂+批发”的运营模式,结合自动化生产能力、渠道建设及品牌效应等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当前市占率3.4% ,居烘焙行业前列。

目前,公司拥有 38 家子孙公司,并在全国建立 22 个 生产基地,覆盖零售终端近 31 万个,与多家大型 KA 商超(华润万家、沃尔玛、大润发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对这家公司进行介绍:

1.公司发展历程2.公司股权架构

3.公司产品及上下游产业链

4.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5.行业规模及未来需求

6.行业竞争格局

7.行业竞争壁垒

8.风险提示及总体评价

1.公司发展历程

公司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

初创期(1995-2000年)

1995年,60岁的吴志刚正式退休。受益于改革开放的经济热潮,不甘于平凡的吴志刚决定创业。同年,吴志刚拉着二儿子吴学群集资在辽宁丹东开了一家面包作坊,精准凭借“无添加”的鲜战略切入市场。

快速成长期(2001-2014 年)

到了2005年,桃李面包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新鲜面包生产商。之后,吴志刚开始了全国布局。这期间南下建厂,四川地区有所成效,华东华中受挫,初步实现从跨区域扩张,于2000年收入首次破亿。

全国扩张期(2015-至今)

2015年,在面包行业良好增长的背景下,桃李面包的生产设备产能利用率已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为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加快建设新的生产基地。

2.公司股权架构

家族运营股权集中

公司为家族化企业,公司第一大股东、创始人之一的吴学群先生当前持股比例为 24.34%。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吴学群、吴学亮、吴志刚、盛雅莉和吴学东五人,吴志刚和盛雅莉为配偶关系,吴学东、吴学群和吴学亮分别为两者的长子、次子和三子,其中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比例高达62.52%。

3.公司产品及上下游产业链

 3.1 公司产品

公司一直专注于以面包及糕点为核心的优质烘焙类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属于国内知名的“中央工厂+批发”式烘焙食品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桃李”品牌面包,此外,公司还生产月饼、粽子等产品,主要是针对传统节假日开发的节日食品。

3.2 上下游产业链

行业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其中核心原料主要为烘焙面粉、油脂、食糖、酵母、乳 制品等;

行业中游主要为生产加工环节,从业态看主要分为中央工厂以及烘焙门店两类生产模式;

行业下游渠道端主要为线下商超、便利店、餐饮店、烘焙门店、以及线上电商、外卖等。

4.财务指标分析

4.1 营业收入

2023H1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0.03%;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18.5%;23Q2营收同比-1.32%。

分产品看,23H1核心产品桃李品牌的面包及糕点实现营收31.5亿元,同比-0.76%,营收占比98.38%;针对传统节假日开发的节日食品粽子实现收入1,753.24万元,同比+30.53%;单Q2来看,面包实现营收16.9亿元,同比-2.04%,营收复苏承压。

4.2 毛利率

2023H1公司毛利率23.48%,同比下降1.65pct。上半年公司利润承压,主要是因为部分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及部分新建项目投产后产能未完全释放,故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4.3 净利率

2023H1公司净利率9.10%,同比下降2.06pct。单Q2,净利率8.84%,同比下降2.55pct,环比下降0.54pct。

4.4 费用率

费用端,2023H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21%/2.16%/0.34%/0.53%,同比上升0.21pct/0.31pct/0.23pct/0.04pct。主要是上半年广告宣传费及门店费增加、新建项目的人员储备带来的薪酬费用、利息支出等带来费用端明显提升。

5.行业规模及国内需求

5.1 行业规模

烘焙食品主要包含西式的面包、蛋糕、饼干、馅饼以及中式传 统糕点如月饼、糕点等。近年来,我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18 年至 2022 年,市场规模从 1,956.1 亿元增加至 2,853 亿元,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及餐饮消费结构调整, 中国烘焙食品市场将持续扩容。

烘焙细分品类趋势

从细分品类看,起酥糕点仍是烘焙行业中最大细分品类,2022 年规模达 985 亿。发酵面包是烘焙行业中第二大子品类,2022 年规模为 433 亿,其中包装/散装面包分别为 194/239 亿元,从增速看 2017-2022 年包装面包前 5 年复合增速为 7.2%,高于散装面包的 4.3%,欧睿预计未来5年包装面包增速仍将高于散装面包。

5.2 未来需求

在健康意识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人们更倾向于新鲜、健康、口感好的短保烘焙食品,中长保面包需求向短保面包需求迁移

根据一项对中国居民早餐行为调查,多数人愿意在早餐上花费的时间不足15分钟,人们会首先考虑快捷方便和注重营养,加之西式饮食习惯的逐渐渗透,购买便利的面包将获得更多人青睐。

就发酵面包产品,2022年短保面包市场规模在140亿左右,长保面市场规模300亿左右。目前短保面包的体量较小,但在面包市场占比持续上涨,行业空间广阔。

主营长保面包的达利食品市场份额逐步下滑

主营长保面包的达利食品市场份额从 2014 年的5.6%逐年下降到2019年的3.7%,随后由于推出短保品牌美焙辰市场份额逐步稳定。而短保代表品牌桃李面包从 2014 年的 2%增长到 2022 年的 3.4%,进一步印证短保面包已成为趋势。

6.行业竞争格局

2022年我国烘焙行业公司份额

2022 年我国烘焙领先企业达利园、 桃李和盼盼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3.9%、3.4%和 1.6%,CR3 仅 8.9%,CR5 仅 11%。受配送半径限制,我国烘焙食品企业局限于区域市场,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当前行业头部公司中以长保产品起家的达利园、盼盼、好丽友占比更高,而以短保产品为主的桃李、曼可顿逐渐后来居上。

7.行业竞争壁垒

烘焙行业整体进入门槛较低,壁垒优势较弱。

但就桃李面包而言,公司针对短保业务特点打造以销定产、渠道细分、物流分级的运营模式,实现供应链高速周转,10%以内退货率业界领先,铸就了一定的中长保品牌的竞争壁垒。

8.风险提示及总体评价

8.1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国内短保面包行业整体格局相对稳定,但现做门店业态重新复苏将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

(2)原材料、运输费用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面粉、油脂、糖以及运费等成本波动将增加公司盈利不确定性。

(3)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如果全国化扩张不顺利,将面临产能闲置的风险。

8.2 总体评价:

(1)估值

公司当前PE(动态)为23.56,分位点处于历史新低,估值低于食品饮料行业公司。但目前受实控人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影响,叠加市场环境不佳,股价大概率还会进一步下跌。

(2)公司盈利能力已处最差情况

公司 2022 年短期受面粉、油脂等原料成本上行以及疫情扰动影响,净利润下滑。而2023 年疫后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扩容导致成本增加,利润端已处于最差情况。一旦消费端和成本端的拐点出现便是入场的较好时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