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中国A股市值变化及龙头更替

admin 2025-09-08 阅读:4 评论:0
一、“大佬”尚未登场(2000年) 1990年末,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成立,A股出世。 到2000年,中国A股才经历10个年头,资本市场规模尚小。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A股市值“大佬”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能源和银行巨头尚未上市。根据相关...

一、“大佬”尚未登场(2000年)

1990年末,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成立,A股出世。

到2000年,中国A股才经历10个年头,资本市场规模尚小。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A股市值“大佬”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能源和银行巨头尚未上市。根据相关数据,2000年末A股共有上市公司1059家,总市值仅5.04万亿元(21年后的2021年末仅贵州茅台1家公司市值就高达2.58万亿元)。

2000年才在A股上市的中国钢铁龙头企业——宝钢股份以678.15亿元市值排当年末A股市值首位,浦发银行以500.08亿元市值居第二位,与第一位仅差278.07亿元,而排第10名的中国东航市值272.55亿元(这也是近22年中,航空公司唯一一次市值进入前10榜单),与第一位的宝钢股份也仅差约400亿元。2000年末A股市值排名前10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3603.04亿元。

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当年还叫深发展A)三家银行,粤电力A和申能股份两家电力能源企业以及中国东航等10家企业市值排在前10。

二、首位“大佬”登场——中国石化(2001-2005年)

2001年8月8日,中国石化登陆A股市场,成为当年A股最大IPO公司,并在随后5年以绝对优势引领A股市值。

2001年末,中国石化市值2991.23亿元,当年末A股市值前10位的总市值才6492.85亿元,中国石化一家占比近半,并在随后4年中一直以近半占比的优势位居A股市值首位,一时股界无人能往其项背,成为A股市值名副其实的“大佬”。

在这5年间上市的大企业还有电力龙头华能国际(2001年末上市),且其市值在2001-2004年末基本能稳座第二把交椅,只是市值与中国石化差出几千亿差距。

2001年,贵州茅台默默在A股上市,此时的茅台股价只是在普普通通的每股30多元徘徊,当年末市值也仅96.38亿元,仍普通得微不足道。

2002年,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登陆A股,当年末市值均进入前10。

招商银行2002年末市值为464.53亿元,位居第6位,而随后除2010-2013年4年外,招商银行各年末市值始终位列前10,并于2017年市值超过2001-2005年的市值“大佬”中国石化。其虽从未在A股市值中登顶,但始终坚持在前10,并在2016年末的市值中超过同为银行业且为“五大行”之一的交通银行,于2020年末追上并超过“四大行”中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成为银行业市值的第三把交椅,也因此成为银行业的明星企业。

而交通银行则在2007年登陆A股市场至2016年末,在坚持了10年位列A股市值前10后,终于自2017年末起离开市值前10排行榜后再未出现。

其他与招商银行在2002年末市值同列前10的“同年”们则更是在随后纷纷离开市值前10位置。

2001-2005年各年末市值前10的公司所处行业方面,涉及银行、石油、电力(华能国际、长江电力)、道路(宁沪高速)、房地产、钢铁等。而在这一阶段以后,电力行业再未进入市值前10,道路行业也在2007年“顽强”再坚持一年后,“黯然离开”A股市值前10排行榜。

三、“大佬”再升级——大银行“横空出世”(2006年)

2006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在A股上市,A股市值再升级。2006年末,工商银行以20709.17亿元市值位列当年末市值首位。中国银行以13783.47亿元市值居第二。

大银行的上市直接将当年市值拉至万亿级别,而前一阶段的市值龙头中国石化2006年末市值仅为7907.26亿元,虽较2002年的2609.74亿元已增长5000多亿元,但仍仅徘徊在“千亿”级别。

这一年末2000年的市值“龙头”宝钢股份以1516.54亿元市值排在第5位。这也是宝钢股份最后一年市值进入前10,也是钢铁行业最后一年市值进入前10。同样,这一年也成上港集团(水上运输业)和大秦铁路(铁路运输业)最后一年市值在前10榜驻足之年。

四、出道即巅峰的中国石油(2007-2014年)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沪市挂牌,当日开盘价格48.6元/股,收盘43.96元/股,出道即巅峰。虽在随后开启股价慢慢下跌之路,但其依然在市值上引领A股8年。在这8年里中国石油在市值上力压2006年的市值“大佬”工商银行。2007年,虽然有众多“巨头”,如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和中国平安等纷纷登陆A股市场,但在中国石油面前均略显娇小。2007年末中国石油市值高达56663.29亿元,比工商银行的2倍还多,其当年市值至今仍为神话,无人超越。

2007年起,每年末A股市值前10排行榜中的行业方面被石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家“石化双雄”)和金融(主要是银行,其次是保险)垄断,虽然以中国神华为代表的煤炭股在2007-2013年坚持了7年,但也终于在2014年走下前10的位置而再也没有上来。

五、银行的反超(2015-2019年)

随着中国石油股价下跌,2015年末工商银行市值终于超过中国石油而再次回到市值首位。其实2015年末工商银行的市值仅为16323.41亿元,比其2014年末的17118.63亿元市值还要低795.23亿元,但中国石油以其自身股价的下跌拱手让出市值第一的位置,并在这期间从第2位逐渐走到2019年的第7位。工商银行则被动走到第一,并开始引领A股市值5年之久。

这一期间各年末A股市值前10的行业格局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仍是以“石化双雄”为代表石油和四大行外加招商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以及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等保险股。

2017年末贵州茅台股价突破700元/股,虽年末最终收盘于697.49元/股,但也于当年末“小露头角”,以8761.85亿元市值暂居第7位,并首次将酒制造行业带入A股市值前10榜单。但2017末的贵州茅台市值仍不足万亿,尚不可与银行和石油的万亿市值相提并论。

不过酒瓶既然已开,香气既已弥漫,怎可不“举杯邀明月”?

六、酒的狂欢(2020年至2022年6月末)

2020年,在酱香、清香等各类酒香的氲氤之下,中国股市开始“畅饮”。2020年末贵州茅台以25098.83亿市值登顶A股市场,并高出以往市值龙头——工商银行7314.16亿元市值,直至2022年6月末贵州茅台的市值第一把交椅位置仍无可撼动。

随着茅台市值冠绝A股,同处酒制造行业的五粮液也进入了2020年末的市值前10,并以11328亿元市值位列第5。

而当年出道即巅峰的中国石油却在2020年末A股市值前10榜单里不见了踪影(2021年末再次回归前10)。

2020年打破了各年末A股市值前10榜单被石油和银行垄断的格局。除了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酒制造行业外,2018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宁德时代也进入了前10榜单(暂列第10)。开创了创业板市值挤进A股市值前10的先例,并于随后几年步步前行。2021年末,宁德时代市值排在了第4。

2022年6月末的A股市值前10企业中,2011年上市的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默默前行了10年之后,终于排在了第7(位列昔日A股市值龙头中国石油之前),颇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豪情。

七、结语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中各行业板块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国产业结构变化。

2013年我国GDP中以第二产业为主。因此资源和能源等制造业的原材料在经济发展中占比较高。2000-2014年钢铁、石化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占据了市值前10位并走上顶峰。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因此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业和消费板块也随之爆发。银行和酒等板块上市公司占据了A股市值首位。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产业升级,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地位和市场占用率也必将随之增加。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兴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公司市值受到市场追捧,走上市值前列。

虽然市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场对企业和行业的看法,但也并不要一定追求大市值。众多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和领军企业,虽然整体市值不大,但单位市值表现出色,也是其领域中的佼佼者。

我们期望看到更多代表经济发展方向和代表技术前进方向的企业上市,并在股票市场中有优异表现。也期望看到股民能从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中获得相应收益。

附2000年末至2022年6月末A股各年末市值前10的上市公司名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