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宏伟蓝图中,全国股票转让系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它不仅为非上市公司提供了股权流转和融资的平台,更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创新创业、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深远意义,通常我们所说的“全国股票转让系统”,主要指的是由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的“新三板”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上深化改革形成的各项制度安排。
全国股票转让系统的定位与核心功能
全国股票转让系统的核心定位在于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其核心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股权融资平台:为挂牌公司提供定向发行股票、优先股、可转债等多种融资工具,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支持其研发投入、市场拓展和规模扩张。
- 股权流转平台:为股东提供公开、透明、有序的股权转让渠道,解决了非上市公司股权流动性差的问题,实现了股东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进入和退出的通道。
- 价值发现平台:通过持续的信息披露和市场化定价机制,使得挂牌公司的价值能够得到相对公允的体现,为企业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提供定价参考。
- 规范治理平台:挂牌过程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这有助于提升企业规范运作水平和透明度,为其未来转板或走向更高层次资本市场奠定基础。
- 培育孵化平台:许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通过在全国股票转让系统挂牌,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规范,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甚至成功转板至主板、科创板或创业板。
全国股票转让系统的发展历程与深化改革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自2013年正式揭牌运营以来,经历了从区域性试点到全国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初期,主要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随后逐步扩大至全国。
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解决市场流动性、融资功能不足等问题,近年来,全国股票转让系统持续深化改革:
- 设立精选层:2020年,新三板设立精选层,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在精选层公开发行并挂牌交易,引入了连续竞价交易机制,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和吸引力,并建立了与沪深交易所的转板衔接机制。
- 优化市场分层:将市场分为创新层、基础层,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精选层(后改革为“北交所上市储备层”),形成了差异化的制度安排,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
- 完善融资制度:优化了定向发行制度,提高了融资效率,丰富了融资产品。
- 强化监管:持续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和一线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021年,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在新三板精选层基础上设立,与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共同构成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股票转让系统(新三板)成为北交所的“基础”和“苗圃”,北交所则成为其“升级版”和“引领者”,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进一步畅通了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资本市场通道。
全国股票转让系统的意义与展望
全国股票转让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 服务国家战略:精准支持了“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发展,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
-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填补了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之间的空白,形成了有机联系、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
- 拓宽融资渠道:为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直接融资渠道,减轻了对间接融资的依赖。
- 激发市场活力:引入了大量机构投资者和合格个人投资者,丰富了投资者群体,提升了市场活力。
展望未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持续发展,全国股票转让系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它将继续发挥其作为“苗圃”和“土壤”的作用,培育更多优质企业,同时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效率,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贡献更大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