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2017年已成为历史,对于A股市场而言,2017年是结构性分化极为显著的一年,蓝筹股、白马股表现抢眼,而许多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则乏善可陈,在这一年里,“业绩增长”成为了股票市场最硬核的逻辑和最坚实的支撑,一批凭借优异业绩实现股价飙升的股票,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也深刻诠释了“价值投资”的真谛。
业绩增长:2017年股市的“定海神针”
2017年,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得到改善,在这种背景下,上市公司财报中的“业绩增长”四字,如同一块强力磁石,吸引着市场资金的目光,与往年概念炒作、题材横行的不同,2017年的市场更加注重基本面,投资者用脚投票,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那些能够持续、稳定实现业绩增长的优质企业。
这种“业绩驱动”的特征,在指数表现上尤为明显,上证50指数全年上涨超过25%,其中成分股多为业绩优良的蓝筹龙头;而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则表现相对疲软,这一鲜明对比,充分说明了2017年股市的核心逻辑——业绩为王。
2017业绩增长股票的“共性”与“亮点”
回顾2017年那些股价表现亮眼的业绩增长股票,它们往往具备以下几个共性:
- 行业景气度高:这些公司多处于上升周期行业,如消费升级背景下的食品饮料、家电行业,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环保趋严的化工、钢铁行业,以及引领科技创新的电子、通信等行业,行业的景气度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核心竞争力突出: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技术壁垒、规模效应或渠道控制能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持续获取超额利润。
- 财务状况健康:营收增长稳健,净利润增速亮眼,现金流充裕,负债水平合理,展现出良好的经营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 估值相对合理:即使业绩增长良好,那些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甚至被低估的股票,更具上涨潜力和安全边际。
具体来看,2017年业绩增长股票的亮点主要集中在:
- 消费白马股的盛宴:以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伊利股份等为代表的消费龙头,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业绩稳步增长,股价屡创新高,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茅台的股价甚至在年内突破了700元大关,成为A股市场的“股王”之一。
- 周期行业的价值重估: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的推动下,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周期行业供需格局改善,龙头企业如方大特钢、中国神华、万华化学等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估值得到修复,股价表现强劲。
- 科技成长股的崛起:随着5G、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领域的优质公司如京东方A、三安光电、中兴通讯(尽管后期有波折,但全年业绩仍有一定增长)等,凭借技术突破和业绩预期,获得了市场的追捧。
业绩增长股票的投资启示
2017年业绩增长股票的优异表现,给投资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 长期价值投资是王道:短期概念炒作或许能带来一时的股价暴涨,但唯有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长,才是支撑股价长期上涨的根本动力,投资者应摒弃投机心态,聚焦企业基本面。
-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选择处于景气上升期的行业,能显著提高投资成功的概率,对行业政策、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保持敏感,才能发掘出未来的牛股。
- 精选个股至关重要:即使在景气行业,个股差异也很大,要深入研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层能力、财务状况等,选择行业内的龙头或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 估值与业绩匹配:业绩增长固然重要,但买入价格同样关键,过高的估值可能会透支未来的成长空间,投资者应寻找那些业绩增长能够消化甚至超越估值的公司。
2017年,以业绩增长为核心的股票行情,为市场树立了价值投资的标杆,它告诉我们,股市的最终落脚点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2017年的记忆不应仅仅是个股涨跌带来的喜悦或失落,更应是对“业绩驱动”这一投资逻辑的深刻理解与践行,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那些能够不断创新、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优质企业,仍将在资本市场上绽放光彩,引领新一轮的投资风潮,而“业绩增长”,仍将是穿越牛熊、筛选金股的不二法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