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今天大盘怎么样?”清晨睁开眼,女友的第一句话不是早安,而是关心着股市的涨跌,她的手机屏幕上,不再是温馨的合照,而是跳动的K线图;她的聊天话题,不再是周末去哪儿玩,而是哪只股票涨停,哪个板块利好,女友整天看股票,这几乎成了我们生活中最鲜明的背景音,有时像一首激昂的进行曲,有时又像一首令人焦虑的咏叹调。
最初,我试图理解这份“热爱”,她会兴致勃勃地向我解释什么是“MACD金叉”,什么是“市盈率”,说得头头是道,眼睛里闪烁着对财富增值的渴望,我想,投资理财本是一件好事,说明她有规划,对未来有追求,我鼓励她,甚至在她“研究”股票时,安静地陪在一旁,递杯水,削个水果,做她忠实的“场外观众”,她偶尔会因为某只股票上涨而欣喜若狂,像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也会因为短暂的回调而唉声叹气,眉头紧锁,仿佛天要塌下来。
“整天看股票”逐渐从一种“爱好”演变成一种“ obsession”,她的生活被股票彻底分割,约会时,她眼睛时不时瞟向手机,手指飞速滑动,查看行情,口中念念有词:“哎,怎么又跌了?”“要不要补仓?”浪漫的晚餐,常常因为她接到“股神”朋友的电话而中断,讨论着什么“内幕消息”、“庄家动向”,原本计划好的周末短途旅行,她可能因为要“盯盘”而临时取消,理由是“关键时刻,不能错过”。
家里的电视,从偶尔看看综艺、电影,变成了常年锁定财经频道,她的书架上,理财书籍取代了小说和散文,甚至连我们养的小猫,似乎都感受到了主人的焦虑,在她烦躁地敲击键盘时,会怯生生地躲到一边,我感到一种无形的隔阂在我们之间蔓延,我想分享的生活点滴,在她眼中似乎都不如一根K线重要;我想给予的安慰,在她听来可能都是“不懂行情”的废话。
我开始有些失落和担忧,我担心她的情绪被股市过度牵绊,赚了就狂喜,亏了就沮丧,这种大起大落对身心都是一种消耗,我更担心我们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数字游戏”中被稀释,爱情需要经营,需要陪伴,需要情感的交流,而不是一个人在K线的海洋里独自沉浮。
有一次,她因为一只股票连续大跌而情绪低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轻轻敲门,走进去,看到她红着眼圈,面前还摊开着各种分析图表,我没有提股票,只是坐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说:“没关系,钱没了可以再赚,但别让这些数字影响了你的心情和我们,我更希望看到你笑的样子。”
她愣了一下,然后反握住我的手,眼圈更红了,但这次,不是因为股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或许她沉迷股市,除了对财富的追求,也有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想通过掌控股票来掌控生活,而我,能做的不是指责或抱怨,而是用更多的爱和耐心,让她知道,无论股市涨跌,都有一个温暖的港湾在等着她。
女友依然会看股票,但似乎少了一些偏执,多了一份从容,她会和我分享她的“研究成果”,也会在我提议下,放下手机,一起去散步,看电影,或者只是简单地聊聊天,我知道,股票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但不应是全部,而我,会努力让她明白,真正的“牛市”,是我们携手走过的每一天,平淡而温馨,充满爱意,毕竟,爱情的K线图上,没有涨跌停,只有永远的“持有”,直到地老天荒。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