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运输行业,春秋航空(601021.SH)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国内低成本航空(LCC)模式的标杆,它以“单一机型、高密度座位、高利用率”的极致成本控制,在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中国航空业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春秋航空的股票不仅是行业周期的“抗跌选手”,更承载着中国低成本航空渗透率提升、航空市场化改革深化的长期叙事,这家“抠门”的航空公司,究竟值不值得长线持有?
低成本模式:春秋航空的“护城河”
航空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受油价、汇率、供需关系影响极大,多数航空公司“赚一年、亏一年”,但春秋航空却常年保持着行业领先的净利率,其核心秘密,就是对低成本模式的极致践行。
从运营层面看,春秋航空坚持“单一机型+单一舱位”,全机队均为空客A320系列,不仅降低了采购和维护成本,还简化了飞行员培训流程,提升了调度效率,座位布局上,取消头等舱和经济舱的区分,采用全经济舱高密度布局(单座间距比传统航司小),将飞机座位数提升至180-186座,远超行业平均的150座左右,单位座公里成本显著降低。
从成本结构看,春秋航空的“抠门”渗透到每个环节,销售费用方面,主打线上直销,官网和APP占比超90%,避免了支付给OTA(在线旅行社)的高额佣金;销售管理费用率仅为2%-3%,不足行业平均的一半,运营效率方面,飞机日均飞行小时达10.5小时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的9-10小时;客座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旺季甚至突破95%,堪称“空中大巴”的利用率典范。
这种模式让春秋航空在行业低谷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2020-2022年疫情冲击下,多数航司巨亏,春秋航空凭借现金储备和成本优势,2022年便实现单季度盈利,2023年全年净利润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80%以上,堪称“行业优等生”。
长线逻辑:渗透率提升与改革红利
短期看航空是周期,长期看成长则取决于行业空间与政策红利,对于春秋航空而言,长线投资的逻辑清晰且坚定:中国低成本航空渗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叠加市场化改革深化,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低成本航空渗透率:从“补充”到“主流”
全球范围内,低成本航空已成熟市场(如美国、欧洲)的渗透率普遍达30%-50%,而中国2023年仅为10%左右,差距显著,随着居民出行需求从“有没有”转向“性价比”,低成本航空“低价高频”的模式正快速被大众接受,春秋航空作为国内LCC龙头,市占率已超60%,是渗透率提升最直接的受益者。
航线网络:从“点对点”到“支线+干线”协同
春秋航空早期以上海为基地,深耕国内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点对点航线,避开全服务航空公司的枢纽竞争,近年来,公司逐步拓展支线航线(如昆明、西安等),并通过“干支联动”吸引更多下沉市场客流,2023年,春秋航空国内航线数量达200余条,覆盖90余个城市,网络布局日趋完善,支撑客座率与收益率的平衡。
政策红利:市场化改革打开成长天花板
近年来,民航局持续推进“价格松绑”,国内航线运价浮动范围从10%-15%扩大至-50%—+45%,春秋航空作为低成本航司,更善于通过差异化定价(如提前预订折扣、会员体系)提升收益,时刻资源分配向效益好的航司倾斜,春秋航空的高客座率和准点率(2023年达92%,行业前列),使其在时刻竞争中优势明显,有望获得更多优质航线资源。
风险与挑战:周期与成长的“双刃剑”
尽管长线逻辑坚实,但春秋航空的股票并非“稳赚不赔”,投资者需警惕三大风险:
油价与汇率:成本端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航空业是典型的“油老虎”,燃油成本占总成本超30%,国际油价波动直接影响利润,虽然春秋航空通过燃油套期保值对冲部分风险,但油价持续上涨仍会侵蚀利润,公司约20%的收入为美元结算,人民币贬值会带来汇兑损失,2022年人民币贬值就曾导致公司汇兑损失超4亿元。
行业竞争:全服务航司的“降维打击”
近年来,国航、东航等全服务航司纷纷推出“经济舱+”等低成本产品,挤压春秋航空的生存空间,三大航子公司中联航、西部航空也在布局LCC模式,春秋航空面临“模仿者”的竞争压力,春秋航空的低价策略可能引发价格战,导致行业整体盈利下滑。
周期波动: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航空业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若未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居民出行需求疲软,或疫情、地缘政治等黑天鹅事件反复,可能导致客座率与票价不及预期,公司盈利修复进程受阻。
投资建议:长线布局,关注“量价齐升”
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春秋航空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低成本模式的不可复制性,以及中国低成本航空市场的长期成长空间,当前,随着国内航空业进入复苏周期(2024年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春秋航空的客座率与票价有望同步提升,盈利弹性将进一步释放。
关键观察指标:
- 客座率与票价:若国内线客座率稳定在90%以上,票价同比增速超5%,则表明需求复苏强劲;
- 油价走势:若布伦特原油价格稳定在80美元/桶以下,成本压力将显著缓解;
- 时刻资源获取:若公司在上海、广州等核心枢纽获得更多时刻,网络扩张将进一步加速。
风险提示: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波动、油价大幅上涨、行业价格战等风险。
春秋航空的股票,本质上是“中国消费降级”与“航空市场化改革”的双重受益标的,它没有全服务航司的“光环”,却用极致的成本控制穿越了行业周期;它当前渗透率不足10%,却站在一个千亿级市场的起点,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耐心持有春秋航空,或许就是在分享中国航空业从“高成本”到“高效率”的结构性红利,投资路上需保持清醒,在周期波动中抓住“量价齐升”的机遇,方能收获“空中优等生”的长期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