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哪只股票能像300104乐视网(以下简称“乐视股票”)一样,承载过如此多的狂热与争议、梦想与幻灭,作为创业板曾经的“明星股”,它以“生态化反”的宏大叙事点燃过投资者的热情,也以惊天债务危机和强制退市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从上市初期的风光无限到最终黯然离场,乐视股票的轨迹,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兴衰史,更是A股市场发展初期泡沫、投机与制度完善的缩影。
高光时刻:创业板“神话”的诞生
2010年8月12日,乐视网正式登陆创业板,代码300104,成为“A股视频第一股”,上市之初,其股价仅为29.2元(前复权),但此后几年,在创始人贾跃亭“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故事驱动下,乐视股票开启了一路狂飙。
2015年,A股牛市行情中,乐视股票成为市场最耀眼的“牛股”之一,当年5月,股价触及179.03元(前复权)的历史高点,较发行价上涨超500%,市值一度突破1700亿元,成为创业板市值最高的公司,彼时,乐视被捧为“创业板标杆”,贾跃亭也被冠以“梦想家”“颠覆者”的光环,投资者追捧的逻辑,源于其描绘的“生态化反”蓝图——通过乐视视频、乐视影业、乐视电视、乐视手机、乐视汽车等业务的协同,构建一个“闭环生态系统”,看似各业务相互赋能,实则埋下了盲目扩张的隐患。
这一时期,乐视股票的成交量、换手率长期位居市场前列,无数投资者涌入,期待在这场“生态革命”中分一杯羹,繁华背后,资金链紧张的暗流早已涌动。
危机爆发:“生态神话”的破灭
2016年,乐视资金链危机开始显露出冰山一角,当年11月,贾跃亭发布内部信,承认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此后“欠供应商货款”“裁员”“质押股票平仓风险”等负面消息接踵而至,2017年,贾跃亭辞去乐视网总经理职务,远赴美国专注造车,留下“下周回国”的承诺和一地鸡毛的债务。
随着危机发酵,乐视股票的“神话”迅速崩塌,2017年起,公司股价断崖式下跌,从2015年的高点跌至2018年的不足2元,市值蒸发超95%,财务数据显示,乐视网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净利润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290亿元,其中2019年净资产为-143.3亿元,严重资不抵债。
更致命的是,乐视网的“非标审计意见”和虚假陈述问题逐渐暴露,2021年3月,证监会调查认定,乐视网2007年至2016年连续十年财务造假,虚增收入合计18.72亿元,虚增利润17.3亿元;公司还存在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违法行为,这一结果,彻底撕碎了乐视股票最后的“信用底牌”。
黯然退市:投资者的“血泪教训”
2020年7月21日,乐视股票正式从深交所摘牌,结束了近10年的上市生涯,成为A股市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典型案例之一,退市整理期内,股价收于0.18元/股,总市值仅剩7.18亿元,与高峰时的1700亿元相比,恍如隔世。
对于投资者而言,乐视股票的结局是一场惨痛的教训,从机构投资者到散户,无数人因盲目相信“故事”而深陷其中,据Wind数据,乐视股东人数峰值时曾超46万户,退市前仍有约28万户股东被“套牢”,部分投资者在股价下跌过程中不断“补仓”,期待“反转”,最终血本无归。
乐视的退市,也标志着A股市场“炒小、炒新、炒概念”的投机时代逐渐走向终结,此后,监管层持续完善退市制度,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应退尽退”成为常态,市场开始更加注重企业的基本面和真实价值。
反思:乐视股票留给市场的启示
乐视股票的沉浮,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悲剧,更给A股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其一,警惕“故事驱动”的投资陷阱。 乐视的“生态化反”看似宏大,实则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支撑——视频业务长期亏损,硬件业务低价倾销,汽车业务“烧钱”无底洞,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投资者若仅被“概念”“故事”吸引,忽视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极易成为泡沫破裂的接盘者。
其二,敬畏市场规律,拒绝盲目扩张。 乐视的失败,本质上是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的结果,在未夯实主业的情况下,贸然进入电视、手机、汽车等重资产领域,导致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企业发展需遵循商业逻辑,平衡“速度”与“安全”,否则再宏大的愿景也只是空中楼阁。
其三,强化监管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 乐视连续十年财务造假未被发现,暴露了早期A股信息披露监管的漏洞,随着新《证券法》实施和“零容忍”监管政策的推进,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成本大幅提高,为市场净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神话落幕,警钟长鸣
300104乐视股票的故事,早已画上句号,它曾是创业板的“骄傲”,也曾是投资者的“噩梦”,如今只留在A股市场的历史案例中,时刻提醒着后来者:资本市场从不缺“梦想”,但只有扎根实业、敬畏规则、创造真实价值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行稳致远,对于投资者而言,理性分析、独立判断、远离投机,永远是穿越牛熊的不二法则。
乐视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起点——当泡沫退去,价值投资的星河才会更加璀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