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地时间4日上午11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提交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成功通过评审,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前,春节已在去年12月被联合国认定为官方假日,此次申遗成功再次彰显了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代表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昨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于例行记者会上就此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林剑表示:“我们对春节申遗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且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象征着辞旧迎新、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刻。大家对于写福字、贴春联、包饺子、舞龙舞狮等春节习俗想必都不陌生。”
春节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对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更是跨越国界、属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目前,全球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约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一节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还正式将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的官方假日。
林剑补充道:“再过一个半月,我们将迎来农历蛇年的春节。我们诚挚邀请各位记者和各国朋友来到中国,亲身体验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春节文化。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世界各地能够消除冲突,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生,各国人民能够相互了解、彼此亲近,共同庆祝‘春节时刻’,分享‘春节的快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