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管学科的你可能会更“抠”

admin 2025-09-07 阅读:4 评论:0
近几年,经济、金融已经成为家长和学生高考填报志愿的热门专业,相关专业也站在了学科“鄙视链”的顶端。有趣的是,学习这些专业可能会让我们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据说学科之间鄙视链是这样的,商科>法学/医科>工科>理科>文科>艺术。看起来,金融、...

近几年,经济、金融已经成为家长和学生高考填报志愿的热门专业,相关专业也站在了学科“鄙视链”的顶端。有趣的是,学习这些专业可能会让我们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据说学科之间鄙视链是这样的,商科>法学/医科>工科>理科>文科>艺术。看起来,金融、经济站在了鄙视链顶端,傲视群雄。多少人后悔高考没有多考几分学习金融、经济。可是有研究表明,经济学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1、经济学家更不愿意帮助别人。

1993年弗兰克(Frank)和季洛维奇(Gilovich)等人曾给各个学科的大学教授邮寄了调查问卷,想要了解他们是否有过给慈善机构捐款的经历。结果发现,虽然经济学教授的平均收入比其它学科的平均收入高,但是有9.3%的经济学教授没有给任何慈善机构捐过款,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1.1%。

究竟是经济学让人更加不愿意帮助别人,还是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选择了经济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季洛维奇在康奈尔大学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选择了两门不同类型的经济学课程和一门天文学课程。这两门经济学课程一门是普通的微观经济学,另外一门是强调博弈思维的经济学。这项实验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了两次,让学生估计自己捡到一个装有钱的信封会物归原主的可能性。结果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知识的“洗礼”,两门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在学期末变得比学期初时更加不诚实了。普通的微观经济学使学生拾金不昧的倾向下降了25%,而强调博弈思维的经济学课程导致学生拾金不昧的倾向降低了29%。但是学了天文学的学生似乎就没有这个“副作用”。

为什么经济学会有这样的“副作用”呢?研究者认为,恰恰是经济学引以为豪的各种收益模型、博弈思维的熏陶,造成学习经济学的人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强调成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推崇绝对理性,计算成本收益让经济学走上学科“神坛”,却也让学习它的人突破了道德的“底线”。

2、经济学学习可能让你更自私

经济学不只让人在捡钱、捐赠这些“小事”上变得有点自私,这些小事背后反映的还有个人对公共利益的关注。

1981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马维尔(Marwell)和艾姆斯(Ames)曾对比了经济学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在公众利益上的选择。他们采用了著名的“搭便车”实验(Free-Rider Experiments),这项实验要求人们进行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博弈。假设你得到一笔钱并被要求存入两个账户,一个是私人账户,一个是所有游戏参与者共同创建的公共账户。存入私人账户中的钱在游戏结束之后全部归你所有,而存入公共账户中的钱最终会乘上三后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参与游戏的人。你会如何分配这笔钱?

研究者发现,相比非经济学的学生来说,经济学的学生会少放29%的钱到公共账户中。也就是说,他们会更多地考虑到个人利益,更少地考虑到公共利益。

“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似乎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如果其中有和尚是学经济学的,“没水吃”的情况只怕会更加严重。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顾个人利益,其实最终损失的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关注公共利益的要求其实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公共环境,我们会不会更多地选择更加环保的交通方式?考虑到共享单车是为大家服务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小心使用不去破坏?但是经济学可能会导致人们只顾着个人利益,忘却了集体利益。

附录:参考

[1] FRANK R H,REGAN G D T. Does studying economics inhibit cooperation?[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3,7 (2):159-171.

[2] MARWELL G,AMES R E. Economists free ride,does anyone else?:experiments o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IV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81,15 (3):295-310.

[3] PRUCKNER G J,SAUSGRUBER R. Honesty on the streets:a field study on newspaper purchasing [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13,11 (3):661-679.

[4] POPPEN P J,AUTOR D H. Does studying economics discourage cooperation?watch what we do,not what we say or how we play [J].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2014,10 (3):177-86.

[5]《你身边的金钱心理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