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纠结与美感(一些投资金句)

admin 2025-09-07 阅读:4 评论:0
近期的阅读摘录: 红树西岸:爱赚钱的人,不一定爱花钱。中国人的理念很特别,喜欢存钱,欧美社会讲究花钱,大多数人没有存钱的理念。其实人一辈子赚的钱,大部分都花不了。做股票投资的人,对投资一定是乐此不疲有浓厚的兴趣,投资判断正确能带来成...

近期的阅读摘录:

红树西岸:爱赚钱的人,不一定爱花钱。中国人的理念很特别,喜欢存钱,欧美社会讲究花钱,大多数人没有存钱的理念。其实人一辈子赚的钱,大部分都花不了。做股票投资的人,对投资一定是乐此不疲有浓厚的兴趣,投资判断正确能带来成就感,这种愉悦是普通人无法体会的。普通人只体会到花钱的乐趣,但他们无法理解投资股票带来的成就感。

(yuanhui1628:说的太对了,大部分人都是喜欢自我价值的肯定,那赚钱就是其中一种,赚钱的乐趣犹如钓鱼一样。)

红树西岸:做股票投资,不能影响个人生活,否则就本末倒置了。有的人买了个股票,还没多久因为急需用钱被迫抛售股票。有的人做股票,只要波动大一些,整天郁郁寡欢,家庭氛围受到影响,这就是投资的本末倒置。我不主张节衣缩食去做股票投资,一个人正常的生活要有保障,该吃吃,该喝喝,该花钱的一定要花,不能影响个人生活。

红树西岸: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朱少醒是非常厉害的一位,他管理的那只基金,16年18倍,年化收益19%。这个回报比同期一线城市的房子收益还高。但基金的波动很大,最大的回撤出现在2008年,回撤60%。2015年,回撤45%。2018年,回撤38%。作为一只股票型基金,这样的回撤是正常的。

绝大多数人都有羊群效应,企业家、投资机构、散户都不例外,逆向思维太难了。当然,也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反向指标。

股票投资是个人哲学、个人判断的反映,强求不来,要和自己和解。也有很大的偶然性,这就当成命运的安排吧。

股市里像是纸面财富,起到了二次分配的作用:

对不太交易的人来说,总是做电梯,财富增加了减少了。。。但最后卖出兑现时,还是会影响盈亏。

对频繁参与交易的人来说,有时赚有时亏,就是买卖区间的差价,这像是击鼓传花的接力游戏。

股市对上市公司来说,主要是融资和流通的作用;对股民来说,主要是分享企业的成长和毁灭,以及加入博弈。

牛市放大了全民财富,熊市毁灭了财富,有真金白银的,有暂时纸面的。

财富的本质是资产的稀缺性和货币的泛滥性。

任何的游戏,知道了游戏规则和底层逻辑,都可以玩。

华尔街某种角度上是操纵工具,是金融家的玩具,上市公司只不过是其牟利的工具而已。

波动是二级市场很大的魅力,尤其美股有时不在于涨跌,而在于波动,不过这也经常是烦恼之源。

要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

股价是一种用金钱投票的选举,因此舆论的作用、羊群效应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黄奇帆: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

对于宏观,我们相信国运。

对于中观,我们选好行业,选择时代眷顾的行业。

对于微观,我们精挑细选,选择最具竞争优势的伟大企业。

投资是一个套餐,除了收益,还有生活方式,并连带身体,家庭,社会关系等总和。

投资,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是认知兑现,不是指望运气;是谈笑自若,不是终日惶惶。

投资要守正出奇,有点首鼠两端的意思,一面求稳,一面冒进,一边自称投资,一边又忍不住去投机一把。

孙佳莹:价值投资常青,市场周期变化永恒。

芒格:如果你打算长期参与这场游戏,那么你最好能够应付50%的回撤,不必大惊小怪。

芒格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基金用90%的资产投资一只股票,也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操盘就像指挥军队作战,资金就是士兵,要爱兵如子,要排兵布阵。

机会不会自己写在脸上,要时刻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

要想赚大钱,就必须在底部拿到足够的筹码。

做投资,必须有大的格局观和历史观,而不是纠缠于细枝末节。

“五好原则(好行业、好企业、好领导、好产品、好价格)+三大戒律(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际)+两大机会两种操作(情绪两极和重仓控仓)+十分耐心。”

投资股票,一定不要着相,不要执着于表相。在长期主义的路上,做时间的朋友,在股市中修行,成长自己,想的不只是赚钱,你会赚到意想不到的钱。

“水晶苍蝇拍”曾在文章中写下:从那个时候开始,我逐渐体会到了“投资的美感”——投资不再是价格的波动,不再是与无数对手的搏杀,不再是孤注一掷或者彷徨不定,不再是欲望编织着焦虑的浮躁;投资是关于历史进程的,它是关于社会趋势的,它是关于商业本质的,它是关于哲学与价值观的,它是关于思维方式的,它是关于修养的,它是充满韵律而美好的……

红树西岸:我有一些投资高手朋友,大多数不看盘,都有一个共性,爱读书。巴菲特每天阅读500页,我这些朋友每天阅读也不会少于100页。他们的性格是反人性,越恐惧的时候,他们越加仓。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很放松,喝星巴克,旅游,读书,晒太阳,约会异性朋友。

巴菲特从1988年开始买入可口可乐,那年已经58岁;投资比亚迪是2008年,那年已经78岁;从2016年开始买入苹果,那年已经86岁。都说投资要趁早开始,但看巴菲特的投资经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年龄不是问题。

趋势可能演绎到极致。

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也是股市的两种常见现象,同时也说明,一旦趋势形成,股价就会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或墙倒众人推的局面。股市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市场。

价值投资以价值为锚的,但这个“锚”也只是一个锚,在某一时段内股价的随机漫步可能形成低估或高估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可能走的很远,远到超出你的想象。

到具体操作层面,研判一个个股是否该买入或卖出,除了要判断它的估值,最好还要判断它的走势,既是在高估锦上添花的路上,还是在低估落井下石的路上。这种乌合之众的群体现象导致的股价波动趋势,在中长线和短线,甚至日内交易中都是存在的,当然这种趋势的判断也是有难度的。面对这种趋势的抉择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一个趋势刚刚形成的时候,大多人是对的,你只需顺势而为;而当趋势走到极致,要逆转的时候,大多人都是错的,你要特立独行。

本土也有一些很好的投资者,如唐书房,水晶苍蝇拍,职业60,腾腾爸,闲来一坐,林教头等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