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信贷CreditSuisse经营情况分析(国际性银行瑞士信贷的现状与前景)

admin 2025-09-07 阅读:4 评论:0
近期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简称瑞信)亏损、裁员以及关闭分支机构的新闻时有出现。 根据瑞信公布的财报,继其2021年出现16.26亿瑞士法郎(约114亿人民币)亏损后,2022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又分别亏损2.77亿...

近期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简称瑞信)亏损、裁员以及关闭分支机构的新闻时有出现。

根据瑞信公布的财报,继其2021年出现16.26亿瑞士法郎(约114亿人民币亏损后,2022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又分别亏损2.77亿瑞士法郎、15.92亿瑞士法郎和40.34亿瑞士法郎(近300亿人民币),2022年大概率又将出现较大亏损。

为更好了解这家国际性银行,本文从发展历程、业务结构和财务情况三方面对瑞士信贷进行了分析。

一、发展历程

瑞信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成立于1856年7月5日。

19世纪,瑞士铁路网络快速扩张,工业化不断发展,为支持铁路建设和工业发展,瑞士政治家阿尔弗雷德·厄谢(Alfred Escher)成立了一家叫Schweizerische Kreditanstalt(SKA)的金融机构(即瑞信的前身)。

1905年SKA收购了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Basel)的Oberrheinische Bank,其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张。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瑞士信贷又进行了多次并购,如1990年分别收购了美国投行第一波士顿银行(CS First Boston)和瑞士私人银行Leu,1993年收购了瑞士第四大银行大众银行(Volksbank),2007年收购巴西财富管理公司对冲-格里菲(Hedging-Griffo),2013年收购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财富管理业务。

二、业务结构

2021年末,瑞信的业务分为五大板块外加一个支持中心(Corporate Center),五大板块分别是瑞士环球银行(Swiss Universal Bank)、国际财富管理板块(International Wealth Management)、亚太板块(Asia Pacific)、资产管理板块(Asset Management)和投行板块(Investment Bank)。

瑞士环球银行主要是向位于瑞士境内的个人、公司和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属于其传统银行业务;国际财富管理板块主要运用瑞信全球资源向位于欧洲、中东、非洲和拉美的客户提供投融资方面的建议;亚太板块主要是向位于亚太区域的客户提供财富管理、金融、承销和发行建议等服务;资产管理板块成立于2021年4月,主要是向各类基金以及企业和个人提供投资方案和服务;投行板块主要是提供承销和融资等投行业务。

2022年1月,瑞信又将前述五大板块重新整合成财富管理板块(Wealth Management)、投行板块(Investment Bank)、瑞士银行(Swiss Bank)和资产管理板块(Asset Management)四大板块外加一个支持中心(Corporate Center)。主要是将原瑞士环球银行(除瑞士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和亚太板块中的私人银行业务以及原国际财富管理板块(International Wealth Management)放入到了现财富管理板块,原投行板块吸收了原瑞士环球银行和亚太板块中的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Investment Banking & Capital Market,IBCM)形成新的投行板块。结构变化如下图:

区域分布来看,瑞士信贷业务分布在6大洲53个国家(地区)。2021年末其有50110名员工,其中有16370名员工位于瑞士国内,其他33740名员工分布在境外。此外还有16430名其他员工(包括外包员工、合同工和其他顾问人员等)。各板块员工分布情况如下:

三、经营和财务情况

(一)财务概况

1.总资产方面

自2007年以来,瑞士信贷总资产规模呈下降态势,由2007年末时的1.36万亿瑞士法郎(按2007年末中国银行瑞士法郎兑人民币报价的6.4414计,约为人民币8.76万亿元,超过当年中国工商银行的8.68亿元总资产)下降到2021年末的7,558.33亿瑞士法郎(按2021年末中国银行报价7.004计,约为人民币5.29万亿元,仅为工商银行2021年末35.17万亿元的15%,略高于中国平安银行的4.92万亿元总资产,略低于光大银行的5.90万亿)。

瑞士信贷2007-2021年末总资产如下图(单位:亿瑞士法郎):

2.营业收入方面

自2007年以来,瑞士信贷营业收入(Net Revenue)呈波动下降态势,由2007年的393.21亿瑞士法郎(按2007年末中国银行瑞士法郎兑人民币报价的6.4414计,约为人民币2532.82亿元,与当年的中国工商银行2541.57亿元营收基本相当)下降到2021年的226.96亿瑞士法郎(按2021年末中国银行报价7.004计,约为人民币1589.63亿元,仅为工商银行2021年9427.62万亿元的17%,略高于中国光大银行的1527.51亿元营业收入,略低于民生银行的1688.04亿元)。

瑞士信贷2007-2021年营业收入(Net Revenue)如下图(单位:亿瑞士法郎):

3.净利润方面

自2007年以来,瑞士信贷净利润(Net Income)也呈波动下降态势,且于2008年、2015-2017年和2021年出现多年亏损。2007年其净利润为124.98亿瑞士法郎(按2007年末中国银行瑞士法郎兑人民币报价的6.4414计,约为人民币805.05亿元,与当年的中国工商银行819.90亿元净利润基本相当),而2021年则亏损16.26亿瑞士法郎(按2021年末中国银行报价7.004计,约为人民币-113.89亿元)。

根据瑞士信贷年报公布,2015年其亏损主要原因是对2000年以115亿美元收购的美国投行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DLJ)产生的商誉进行了38亿瑞士法郎的减值。

2021年瑞信出现大幅亏损是由于投行业务客户Archegos(阿古斯资本管理公司)股票投资爆仓以及财管管理客户供应链金融公司Greensill倒闭导致其计提42.05亿瑞士法郎(约近300亿人民币)的信用损失准备,以及又对DLJ的商誉进行了16.23亿瑞士法郎(约近120亿人民币)的减值计提。

瑞士信贷2007-2021年净利润(Net Income)如下图(单位:亿瑞士法郎):

(二)近三年财务结构

1.资产负债结构

资产表如下(单位:百万瑞士法郎):

瑞士信贷资产构成与国内银行较为类似,主要是贷款(Net loan)、其次是交易性资产(Trading assets)(该部分包括投资的交易性债权、权益资产和其他衍生资产)以及央行相关资产和类似买入返售等资产(Central bank funds sold, securities purchased under resale agreements and securities borrowing transactions)。

负债表如下(单位:百万瑞士法郎):

负债方面也主要是存款(Customer deposits),其次是通过发行债券(debt)来筹集资金。

2.收入利润结构方面

收入结构表如下(单位:百万瑞士法郎):

瑞士信贷收入主要来自净利息收入(Net interest income)、佣金和手续费(Commissions and fees)、交易收入(Trading revenues)等。从2019-2021年情况看,佣金和手续费收入是瑞士信贷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占收入比在50%左右),而净利息收入仅占25%左右。这与国内银行收入主要(80%左右甚至以上)来源于净利息收入有较大不同。

瑞士信贷佣金和手续费(Commissions and fees)主要包括信托类业务(Fiduciary business)的手续费、承销与经纪业务手续费(Underwriting and brokerage)以及与贷款相关(Lending business)手续费。具体明细如下:

交易收入(Trading revenues)包括其利率产品、汇率产品等收入,具体明细如下:

收入的扣减项包括信用损失准备(Provision for credit losses)和相关操作费用(Operating expenses)。2021年瑞士信贷由于Archegos事件而计提高达42亿瑞士法郎的信用损失准备,直接影响其当年净利润。相关操作费用方面除2021年确认了高达16.23亿瑞士法郎的商誉资产减值损失(Goodwill impairment)外,其他方面基本稳定。

3.收入利润板块分布

根据其年报,2021年其5大业务板块和一个支持中心收入和利润分布如下表(单位:百万瑞士法郎):

其传统银行业务(如瑞士环球银行)收入和利润情况良好,而投资银行业务则出现较大亏损。

地区分布方面,瑞士信贷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其美洲区域(Americas),其次是其本国(Switzerland )。

2019-2021年各区域业务分布如下表(单位:百万瑞士法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BIAS指标解析:如何利用乖离率预测股价反转
    乖离率(BIAS)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股价与其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程度。通过计算股价与均线的差值占均线的百分比,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BIAS的计算公式为: BIAS = (当前股价 – 移动平均线) / 移动平均线 × 100% 当BIAS值大于10%时,通常认为股价处于超买状态,市场可能面临回调风险;而当BIAS值小于-10%时,则认为股价处于超卖状态,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乖离率的基本原理 乖离率的核心思想是股价会围...
  •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指标解析:如何通过DIFF和DEA线捕捉市场趋势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由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组成。它通过计算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值,帮助投资者识别市场趋势的强弱和转折点。本文将深入解析MACD的构成、计算方法及其在捕捉趋势转折与背离信号中的应用。 MACD的构成与计算方法 MACD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DIFF线、DEA线和柱状线。DIFF线是短期EMA(通常为12日)与长期EMA(通常为26日)的差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趋势的差异。DEA线则是DIFF线的9...
  •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CCI指标揭秘:如何利用CCI>100和CCI<-100捕捉买卖信号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简称CC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的技术分析工具。它由唐纳德·兰伯特(Donald Lambert)于1980年提出,主要用于衡量价格相对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CI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历史平均价格的差异,来判断市场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CCI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但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当前价格与一定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来衡量价格的波动性。具体来说,CCI的计算公式为:CCI = (当...
  •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突破80?别急,还需这些指标验证!
    威廉指标(Williams %R,简称WMSR)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它由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通过测量当前价格相对于一定周期内最高价和最低价的位置,来反映市场的短期动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它判断短期超买状态(80以上),以及为什么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验证。 威廉指标的基本原理 威廉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MSR = (最高价 – 收盘价) / (最高价 –...
  •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BV)揭秘:如何通过成交量预测股价趋势
    能量潮(On-Balance Volume,简称OBV)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由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在1963年提出。OBV通过累计成交量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趋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量价分析工具。OBV的核心思想是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价格的未来走势。 OBV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当某一天的收盘价高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被加到前一天的OBV值上;当某一天的收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时,当天的成交量从前一天的OBV值中减去...